几十名极端分子聚集在中国驻韩大使馆前低息配资股票,投掷瓶罐、泼红漆、试图翻越围墙,整个过程持续数小时。而韩国警方不仅没有有效制止,反而几近隐形。令人不解的是,刚刚上任不久的韩国总统李在明,在整件事情上保持了彻底沉默。
被称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国家的外交使馆遭受冲击,却选择视而不见,这背后到底是有所顾虑,外交平衡,还是对国内极端势力的妥协?
驻韩使馆遭袭,警方在场却如同不在
根据现场视频和多家韩媒的报道,日前,有数十名韩国民众在使馆外聚集,举着标语,喊着口号,情绪激动。他们手持矿泉水瓶、油漆瓶,向使馆的外墙和大门投掷,甚至有组织地搬来梯子,试图翻越围墙。
整个骚乱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,现场一度出现踩踏混乱。使馆外围的护栏被破坏,建筑外墙出现明显涂鸦和破损痕迹,窗户也有裂痕。要知道,根据《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》第22条,驻外使馆不可侵犯,驻在国有责任保护其不受任何形式的侵犯或破坏。
但就在骚乱持续期间,韩国警方仅在外围拉起警戒线,既未驱散人群,也未逮捕任何闹事者。使馆工作人员多次致电警方请求增援,但直到事件结束,警方也未采取任何实质性干预措施。
事实上,这种消极执法并非首次。今年2月,一名身穿仿制美军军装、手持玩具枪的男子试图闯入中国使馆,口中高喊“抓捕中国间谍”。他此前曾在明洞街头骚扰中国游客,却始终未被警方拘留。这种对极端行为的纵容,已经引起在韩华人社群的强烈不满。
韩国警方的不作为背后,显然不只是执法松懈那么简单。要理解这种选择性执法,必须要看看当前环境的变化。
李在明今年5月刚刚上任总统,外界普遍认为他将对前任尹锡悦留下的强硬外交政策进行一定修正。但从目前来看,他并没有走得太远,尤其是在中韩关系这类涉及国内政治敏感神经的问题上,表现得极为谨慎。
这次大使馆事件发生后,李在明没有第一时间发表声明,也没有对警方的不作为提出问责。整整48小时内,青瓦台没有任何正式回应,直到中国外交部公开发声并递交外交照会,韩国政府才开始低调处理善后。这种慢半拍的节奏,让人怀疑李在明是否有意回避与保守派正面对抗。
一方面,李在明上台之初就在国内遭遇巨大阻力。前总统尹锡悦因涉嫌销毁证据被调查,其支持者试图通过舆论转移焦点,制造“中国干涉韩国大选”的谣言。甚至荒谬到说选举密码“12345”与中国热线有关,或称“99名中国间谍被捕”等毫无根据的说法。
另一方面,这次参与骚乱的极端分子,与尹锡悦时期的极右翼亲美团体高度重合。这些组织在过去几年获得了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(NED)的资助,公开反华、鼓吹对中脱钩。在社交媒体上,他们曾多次组织反华集会,并将李在明贴上“亲中卖韩”的标签。
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,李在明如果强行出手镇压骚乱,很可能被打成“替中国说话的人”,不仅会被保守派抓住把柄,还可能在民调中遭遇更大滑坡。他目前急需在国内获得稳定支持,尤其在8月将访问日本、9月有望与特朗普会面之前,他不愿在对华问题上制造更多争议。
换句话说,李在明不是看不见问题,而是选择先不碰。
中方警告升级,韩国经贸前景受挑战
与韩国政府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中方反应迅速而且明确。事件发生后48小时内,中国驻韩使馆连续发布三道安全提醒,呼吁中国公民远离抗议区域,并加强自身防范。同时,大使馆周边增派安保力量,封闭部分道路,防止事态扩大。
更重要的是,中国外交部直接向韩方递交72小时通牒,要求立即查明事件真相、惩处责任人,并追责警方渎职。同时,中方还要求韩方建立长期、稳定的使馆安保机制,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。
中国已经连续18年是韩国最大出口市场,特别是在半导体、电子、汽车、化妆品等领域,韩国高度依赖中国市场。
以三星电子为例,其全球销售中有超过30%来自中国市场。LG、现代、SK海力士等大型企业在中国也有大量投资和工厂。一旦中方在关键环节收紧政策,比如限制原材料出口、调整关税标准,韩国出口经济将首当其冲。
中方显然不愿意看到中韩关系继续恶化,但也已经明确,如果连最基本的外交机构安全都无法保障,那就没有继续合作的必要。
从更深层来看,这次事件绝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,而是韩国社会近年来反华情绪系统性上升的一个缩影。
一方面,网络舆论空间被极端言论占据,很多关于中国的新闻都被恶意解读甚至造谣。在YouTube等平台,一些以“揭露中国”为名的频道吸粉无数,打着“爱国”的旗号,煽动民族情绪。
另一方面,美国在韩资助的大量反华项目正在持续发力。据公开资料,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(NED)每年向韩国亲美团体注资超过1700万美元,用于培训青年组织、制作宣传材料,甚至连集会盒饭都有美方资助。这些团体利用选举周期、政策争议、对外关系等议题,持续制造舆论热点,目的就是对中韩关系“精准破坏”。
李在明政府清楚这些势力的存在,但想要对抗并不容易。一旦触碰这些组织背后的金主,可能就意味着站在美方对立面。而李在明眼下还在试图维持与美日的多边平衡,特别是在半导体供应链重组、朝鲜半岛安全等问题上,他需要美国的支持。
一边是对华关系的现实依赖,一边是对美关系的政治压力,李在明在两者之间骑虎难下。
如果一国连外国使馆的安保都无法保障,那它在国际社会的信誉也将大打折扣。更何况,韩国自身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依赖,任何形式的失误,最终都会反噬回国民经济、企业利益和社会稳定。
中韩关系走到今天,已经不是谁“亲中”或“亲美”的简单标签问题低息配资股票,而是一个需要务实合作、冷静处理的双边关系。如果李在明政府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应有的担当和立场,那中韩之间的信任基础,将会被极端势力一点点蚕食殆尽。
亿鑫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